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成都附大强直医院在O臂导航下完成高危高血压强直四级截骨手术

日期:2025-04-28 17:22:34

  近日,成都附大强直医院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高危高血压合并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了O臂导航辅助下的四级截骨矫形手术。该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开创了西部地区复杂脊柱畸形手术的新高度,更为高危脊柱手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成都附大强直1.jpg

 

  脊柱多节段融合

  截骨手术势在必行

  患者周先生(化名)今年38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10余年,同时伴有3级高危高血压病史。由于脊柱严重后凸畸形,整个脊柱已经呈“罗锅状”,无法平视前方,畸形带来的胸腔压迫导致呼吸受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通过检查发现:患者胸段脊柱呈前倾后凸畸形改变,胸椎T9—腰椎L3多节段融合,关节间隙完全长死,此阶段再使用药物、以及微创治疗都无法解决,只能进行多节段截骨矫形,才能真正改变患者体态,最大化恢复其生活质量。

  

成都附大强直2.jpg

 

  四级截骨+极高危高血压

  手术难点重重

  四级截骨手术是脊柱外科领域的顶尖手术,而术前评估还发现,患者合并3级高血压(极高危组),血压长期高达170/140mmHg,使这场高难度手术风险倍增——

  一、解剖结构复杂的挑战

  患者胸椎T9—腰椎L3,大范围的骨化严重,解剖标志模糊,必须准确定位截骨节段及螺钉通道。同时,脊柱是神经、脊髓与血管高密布区,截骨和置钉操作如履薄冰,差池豪厘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二、手术技术难点的挑战

  需要在患者胸椎T11、12及腰椎L1多个节段控制截骨量,截骨角度和深度如果过于依赖术者经验,不精准规划易出现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

  三、并发症的挑战

  术中脊柱缩短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反射,而闭合截骨面时又需加压升高血压,此外,截骨平面邻近腹主动脉(距L1椎体仅1-2cm),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因此,更容易出现血压剧烈波动及大出血。

  主治医生阮雪峰院长召集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护理部等核心科室展开术前方案讨论,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最终决定在O臂导航机器人联合术中神经监测系统下,行强直性脊柱炎多椎骨截骨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由阮院长亲自主刀。

  

成都附大强直3.jpg
成都附大强直4.jpg

 

  

成都附大强直5.jpg

 

  院长团队主刀+“机器人”导航

  高危手术的“护航者”

  阮雪峰院长牵头,携手多科室紧密联动,手术过程中,借助O臂导航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验证的全流程指引,实现“三维精准截骨”,通过亚毫米级精度、实时动态反馈和智能风险预警,将手术风险降至较低范围、将矫正效果提升到最佳水平。

  

成都附大强直6.jpg

 

  术前|模拟规划 智能分析

  将O臂影像与术前CT融合,清晰显示骨化韧带范围、椎弓根轨迹,数字化评估优截骨角度、范围和置钉长度、角度及深度(角度误差<1°,深度精度0.5mm),以及计算植骨面积推荐植骨量。同时标记神经根、脊髓走行、动脉血管毗邻关系,在规划截骨面时自动避开“高危区”,并自动标记出腹主动脉等危险区域的5mm安全边界。如同一位“智能分析师”,设计手术方案并模拟出矫正效果。

  

成都附大强直7.jpg

 

  术中| 三维实时导航确保截骨精度

  在O臂导航机器人实时引导下,确定解剖位置后,首先精准完成双侧T9-T11及L1-L3共12枚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每枚螺钉的直径和长度均实现智能匹配(误差<0.3mm),同时系统持续监测确保与脊髓保持2mm以上的安全距离,为保持术中脊柱稳定、辅助矫正畸形打下基础。

  在切除胸T11至腰L1椎板,扩大椎管的过程中,导航系统实时预警硬膜囊与骨质的粘连区域,确保脊髓、神经根的松解与减压,并避免误入椎管。椎板切除后O臂二次扫描,确认减压充分。

  同时,在O臂导航的规划路径下,手术团队精确完成胸T12横突和肋骨2cm段的截除,并实施胸T12椎体的不对称V形截骨,确保在矫正后凸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脊髓功能。

  最后,通过双侧骨膜下剥离胸12椎体前缘,以椎弓根为中心的截骨面在导航引导下实现毫米级精准闭合,系统持续监测脊柱矢状位参数变化,直至恢复平衡,最终安装的钛棒及三个横连接均经O臂导航即时扫描再次确认位置精准。

  同时在胸腰段进行精准植骨,植骨完成后,再次扫描确认植骨位置、填充密实度及与内固定的关系,促进骨质愈合。

  

成都附大强直8.jpg

 

  协作|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

  整个手术过程,考验的更是专科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主刀医生的决策与操作、影像科提供术中实时影像引导,保障操作精度,麻醉医师采用控制性降压,减少交感兴奋,神经监测科实时评估脊髓及神经根功能、输血科管理术中出血及输血,保障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护理团队进行无菌管理、器械准备,避免手术感染。

  整个手术过程较传统方法缩短60分钟以上(传统高危四级截骨手术时间约6-10小时,周先生实际手术时间5小时15分钟),出血量控制在1100ml以内(传统手术出血量为2500ml左右),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这也充分展现了“人机合一”在复杂脊柱截骨手术中强大优势。

  

成都附大强直9.jpg

 

  术后恢复良好

  生命体征平稳健康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在顺利度过恢复期;在支具保护下患者下床站立行走,终于实现了"抬头挺胸、平视前方"的心愿。目前患者步态平稳,饮食正常,精神状态也恢复良好,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终于不用再“低人一等”。

  这场高难度高危手术的成功,在技术娴熟的专家团队和O臂数智导航机器人的指引下显得“游刃有余”。对于像周先生这样合并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而言,传统手术的"经验依赖"容易导致有限、风险较大,而智能导航技术的引入,让手术的每一步都可控,极大提高了矫正效果、降低了脊髓损伤、大出血等生命健康。作为强直专科医院,我们也将不断精进医术与技术,为重症患者脊柱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医院介绍

更多

成都附大强直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强直定点专科医院。医院一直以“专注强直、立足科技”…… 【详情】

医生团队

更多

就医指南

更多
  • 预约挂号

    提前预约免排队

  • 电话咨询

    028-83435300

  • 加号挂号

    为特需患者提供加号挂号服务